帮《哪吒 2》冲第一是哪种心态
背景
一位河南的先生,发视频表示要帮《哪吒 2》的票房冲到第一。于是他就宣布和自己的团队一起去郑州的影院进行包场,然后让大家可以免费观看。
分析
这背后其实是当代互联网的面子工程综合症,
用大白话说是:
- "我在拯救国漫" 的 cosplay 心态
这就像朋友圈晒书单 但从不读书,包场是一种文化打卡行为。
重点是让全网看到 "我支持了",至于电影本身,可能还没自己拍的抖音短剧看得认真。
- 流量贩子的对冲策略
头部网红在下一盘流量棋:
今天包场费 = 明天直播间的
" 家人们,国漫需要支持 " 的悲情剧本 =
后天带货时 "哪吒联名款价格打下来了" 的溢价空间。
本质是情怀的期货交易。
- 饭圈思维的传染病
把电影当偶像打榜,用包场复制 "哥哥电影破亿就裸奔" 的追星逻辑。
当文化消费变成军备竞赛,最后比的不是电影质量,而是谁家粉丝更 "疯批"。
- 数据造神的黑色幽默
就像奶茶店自己买光库存造成 "爆款" 假象,包场本质是给算法喂兴奋剂。
只是这次兴奋剂会说话 —— 每个空座位都在微博喊 "快来看啊!超火!"
- 文化不自信的变形记
越怕被说 "国漫不行",越要用力过猛证明。
像家长拼命夸自己孩子考了 60 分,反而暴露了恐慌。
真正的好作品,从来不需要 "抢救式观影"。
最讽刺的是:当所有人都在为票房数字狂欢时,可能已经没人记得饺子导演在《哪吒 1》彩蛋里埋的 "拒绝捧杀" 警告。
这波操作就像给病人打强心针冲 KPI,却忘了问手术台上的患者是否真的需要。
最后
群氓,是一股随波逐流的世界洪流。
他们跟风、盲从、焦虑、易怒、狂热、纵欲,
拒绝思考及放纵暴力,缺乏独立意识与思辨能力,
在追求「集体灵魂」中迷失,
在追逐公共利益中窃取私利。
要命的是,
「深谙其道的演说家在面对群氓的演说中常常利用这些特征」。